大势所趋,喜忧参半。
5月29日,国家发布重磅政策,用一年半的时间落实节能降碳行动,其中有一个事关普通人的利好:
这被认为是刺激汽车消费的一个重大利好。
分三个方面来聊一下:
1、还有哪些限制。
跟燃油车蓝牌不同,全国范围内绿牌在购买出行方面几乎没有没有限制,享受超车民待遇。
目前几个主要的汽车摇号城市,绿牌都不需要摇号。
唯一比较严格的是北京,绿牌指标需要轮候,且时间比较久,其他城市都可以很快上牌。
另外的限购措施就是:
非户籍限制、名下有无车辆限制。
如果这些都取消了,那么意味着全国范围内,想买几辆新能源车都可以。
对新能源车是一个大利好。
2、政策出台背景。
有三个背景:
1)配合国家的节能降碳战略
目前全球极端气候频发,地缘冲突导致能源供应不稳,节能减碳作为一项长期战略,重要性越来越凸显。
2)行业见顶新能源车去库存
今年4月份,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燃油车,国内市场基本要见顶了。
4月份乘联会公布数据:
新能源车零售量和批发量渗透率均突破50%。
其中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0.39%,新能源车批发渗透率达到50.19%。
国内市场基本要饱和了,欧美也举起了关税大棒,东南亚和墨西哥汽车出海也受到阻碍。
外需可能受阻的情况下,只能内需发力了。
这段时间,不但出台汽车以旧换新,还彻底取消限购措施。
3)也是扩大内需的一个措施
4月份之后,不但楼市政策出现调整,汽车也在不断加码鼓励。
作为唯二的居民大件消费,汽车和住房消费,是拉动内需的大头。
3、政策的影响有多少呢?
要分情况。
对国家来说,这是大势所趋。
新能源汽车产业,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卷出来的新质生产力,也是最被看好可以接棒房地产的经济新动能,而且还可以出口加出海。
汽车的上下游产业链规模已经接近地产链的一半,肯定要大力扶持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
对普通人来说,这是喜忧参半。
对于没有购车,或者说没有购车资格的人来说,肯定是利好。
国产新能源车不但价格底,而且体验也更好,特别是比亚迪把中级车的价格打到了十万以内,令人咋舌。
但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,就要哭晕在厕所了。
主要就是存量车主,特别是燃油车主:
一方面大量新能源车上路,意味着道路更加拥挤,上下班堵车时间更长,而且停车也更加紧张,出行的体验更差了。
今年几个小长假已经看出来了,新能源车的普及让短途游成为首选,但是堵车、停车、甚至充电也更加困难。
另一方面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同车不同权,燃油车不但没有各种税费优惠,而且养路费也要燃油车承担,限行也是限燃油车,在渗透率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理解,现在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超过燃油车了,是不是应该平等一些,也能减轻道路拥堵。
最后,说点可能会冒犯人的话:
据我亲身的出行体验来看,10万以内的新能源车主素质有点堪忧,各种乱停乱放乱变道甚至乱抛垃圾,高速上还有龟速的,特别是那种共享的绿牌小车,地面上随便找个地方就停了,挡了别人电话都找不到人。
现在国内车企卷成这样,过段时间,10万以内的新能源车人手一辆的话,大家出行真的要哭晕在厕所了。
希望国家早点规划改善措施吧。
另外,今年不止是汽车和楼市的变化,作为一个变革之年,从已经有的线索来看,楼市并不是最关键的变量:
经济去地产化的进展越来越明显开户最好四大证券公司,座谈会也释放更重磅的信号,外部地缘新格局雏形初显,每一个都比楼市重要。